![]() |
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|
![]() |
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,母嬰經濟迎來繁榮發展期,月嫂的市場需求也不斷增加。較高的薪資迅速吸引了眾多人員躋身其中,但月嫂門檻低、培訓不規范等使得專業月嫂仍然“一嫂難求”。
一名合格的月嫂是如何煉成的?4月28日上午9點,在上海亦蓁母嬰集團總部,穿著統一服裝的“愛的果實”月嫂開始了一天的課程訓練。
一間培訓教室內,二十余名月嫂正在大聲朗讀“21條嫂規”:“你不是超人,你的身后有一只龐大的專家團隊,每天穿上公司統一制作的漂亮護理服,提醒自己,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”……
據亦蓁母嬰集團董事長俞蓓芬介紹,“21條嫂規”是亦蓁母嬰集團自創的。2008年,亦蓁母嬰集團創立時,便開創性地在行業內推出了“21條嫂規”,形成月嫂標準化服務的雛形。
朗讀完“21條嫂規”,成員正式開始進行沉浸式月嫂培訓體驗環節,要體驗《產婦和新生兒醫護級護理課》《產婦特色月子餐制作》《嬰兒實用輔食制作》《嬰幼兒常見問題實用推拿》《家庭沖突應對溝通技巧》等十余種課程,課程由全職在崗的老師分不同板塊進行培訓。
據了解,這僅僅只是一位月嫂不到十分之一的還是濃縮版的學習課程。一般情況下,一位合格的月嫂至少要接受15-20天的封閉式培訓,掌握100多種母嬰護理知識點。
至今,亦蓁母嬰集團已經舉辦了月嫂標準培訓班300多期,培訓人數超過2萬人,亦蓁母嬰的在冊月嫂超過5000人,在全國80多個城市提供月嫂標準化服務,并獲得了100萬+的客戶好評。
“除了嚴苛的月嫂崗前流程培訓外,我們對月嫂服務做到了流程把控,以確保服務品質。” 俞蓓芬說。每一個具有面試資格的月嫂,都必須持有國家人社局頒布的“母嬰護理師”、“育嬰師”的資格證并有三年以上母嬰護理工作經驗。
在面試環節,還有專業的老師進行實操和理論的測試;專職的心理老師對月嫂的心理情況進行評估,同時還會有征信系統的背景調查等。而培訓結束后成功上單的月嫂,公司會在其服務期間通過亦蓁家智能月嫂app,對服務進行跟蹤和評級。
今年4月,亦蓁母嬰集團將大數據與母嬰行業進行深度融合,自主研發移動端母嬰生活服務平臺“亦蓁家”APP,涵蓋大數據智能月嫂匹配系統、智能生成月子餐、全天候機器人助手、智能寶寶成長數據分析等大數據功能。
現在,亦蓁母嬰集團正在作為全國健標委產康國標起草組副組長單位,參與母嬰服務行業相關技術標準的建設。俞蓓芬表示:“我們希望通過不斷建設和提高企業內部標準,讓消費者明白什么樣的母嬰服務標準是健康的、優質的、科學的從而形成社會印象和判斷,進而去推動整個母嬰服務業的標準建立、完善,市場良性迭代。”
上一篇:創業者日記:“月嫂風波”之后
推薦閱讀
2024-04-08年方二八 青春正好
2024-02-07亦蓁母嬰正式成為『國家級母嬰服務標準化優秀單位』
2024-02-05向過去致敬 向未來出發
2023-12-31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
2023-12-23冬至已過·靜待春天
2023-12-04碧玉年華·你最蓁貴(二)
2023-11-30碧玉年華·你最蓁貴
2023-09-30中秋國慶感懷
2023-09-03“國家隊”主力 是怎樣煉成的
2023-08-31喜報!亦蓁母嬰榮膺全國母嬰保健(產后康復)服務領跑者